close

    

在兩年的學校生活中,第一次覺得朋友特別多。學校雖然小,但是同學們都很熱情也很互相幫忙。或許是因為比較鄉下的關係吧~人情味特別濃。在學習上和生活上也有許多小插曲,我到現在記憶猶新,常常跟朋友們拿出來互相的談起呢。

學校生活制度很嚴謹,據說,是學習英國貴族學校的生活制度和教育制度來做標準。不僅校園風格類似,就連平常只能在照片上看的那種站在草坪上練樂器的情況,在我們學校都是常見的。(只是草坪大小不同罷了。哈)看到學長姐也都要停下來打完招呼後學長姐先走,我們才可以走。所以等我們當上學長姊後那股鳥氣,當然就會應用再學弟妹身上囉。當然,不是刁難或虐待啦!

而且,學校對於外國人獎學金數量也是讓我感覺非常吃驚的一個地方。我人生存到的第一個100萬日幣,有一半就是由獎學金而來的~。(就只剩下我一個留學生,所以~通吃!!)但是,付完學費後,也就所剩無幾了。

當剛進學校時,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校的食堂了。不大的空間,卻是全校師生都能不分輩份的擠在一起吃中餐的地方。食堂中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【菜單】。在我們學校內,吃飯是要買餐卷的。但是買的人不多,因為太麻煩了所以久而久之漸漸形成排隊點餐。為什麼我會說菜單有趣呢?那是因為我們是音樂學校,所以我們的菜單是用許多偉大的音樂家來取名的。一剛開始還覺得很不習慣,講不太出來呢。講的時候,嘴角還會泛出一點微笑,但是漸漸的也就習慣了。

介紹一下菜單:
貝多芬定食-豬排飯;莫札特定食-咖哩飯;蕭邦套餐-長崎大雜燴拉麵.....等等。
很多偉人都變成了中餐了。所以一到中午,如果在食堂吃飯就有一種很奇妙的情況發生....「我要貝多芬」、「我要蕭邦」、「我要莫札特加蕭邦」(這是我同學,聲樂科的~要吃的比較多)....就會聽到這類的點菜聲音。說實在的,雖然食堂菜色簡單,但都有一種媽媽的味道。

因為學校位於深山中,所以巴士一天只有少數的3、4班。以至於我們都不太常下山遊玩或逛街。我們把在學校的生活當成是一種【修行】。要下山的同學,就被我們當作是一星期一次的生活用品補給班。宿舍呢,也是兩人一間的房間,後面又是一大片的山和稻田。只要一打開後門就可以聽到練琴室傳來的各種琴聲,和吸收很多芬多精。我想,我這輩子吸收最多芬多精的時候就是在那兩年吧。

因為日本重視輩分制度,所以學姐跟學妹住一間,學妹一定是睡上舖(用來吸天花板灰塵的?!),碰到好的學姊就是上天堂,碰到壞的學姊那簡直就是生不如死丫。還好,我碰到一個好學姊,晚上3點會把我挖起來,用飯鍋煮義大利麵給我吃的學姊。(我就是這樣被她和革命學姊的紅豆湯養胖的)

吸了一年的天花板灰塵,終於等到了這一天,我以滿面的笑容歡送學姊出校門正式Say good bye後,立刻衝回房內把棉被搬到下面那一層床舖,以宣示主權!因為今天起我就是學姊啦!!哈哈哈阿(可是,學妹在哪裡?)我跟MISATO住在隔壁,所以常常互相串門子聊天玩大富翁,或許這樣的生活方式讓我在單調的宿舍生活中,可以交了好友是最大的收穫吧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lisom 艾麗森 的頭像
    Allisom 艾麗森

    Allison 生活平台

    Allisom 艾麗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